慢性胰腺炎一定能得糖尿病么

慢性胰腺炎患者不一定会得糖尿病,但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人。慢性胰腺炎可能破坏胰岛细胞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增加糖尿病风险。
慢性胰腺炎患者是否发展为糖尿病与胰腺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胰腺长期炎症会逐步破坏胰岛β细胞,当超过80%的胰岛细胞受损时,可能出现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发胰腺源性糖尿病。这类糖尿病属于特殊类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不同。患者通常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明显,易出现营养不良,且血糖波动较大。
部分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能终生不出现糖尿病。若胰腺炎症控制良好,胰岛细胞功能代偿充分,或仅累及胰腺外分泌部而未严重影响内分泌部,血糖可长期保持正常。这类患者通过低脂饮食、戒酒、补充胰酶等规范治疗,能有效延缓胰腺功能衰竭。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
慢性胰腺炎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发现糖耐量异常时需及时干预。日常需严格戒酒,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若确诊胰腺源性糖尿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谨慎选择口服降糖药。同时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和胰酶制剂,改善营养吸收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