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吐黄水是怎么回事

拉肚子吐黄水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炎、胆囊疾病、胰腺炎、肠梗阻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液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进食生冷、变质或刺激性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肠蠕动加快,出现腹泻伴呕吐黄水。黄水多为胃液混合胆汁。此时需暂停进食,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若无缓解或出现发热,需就医排查感染因素。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常导致腹泻、呕吐胆汁样液体,可能伴随腹痛、发热。诺如病毒或沙门氏菌感染时症状较重。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止泻,必要时口服诺氟沙星胶囊抗感染。呕吐严重者需静脉补液。
胆囊炎或胆结石可能引发胆汁反流,呕吐物呈黄绿色,伴随右上腹绞痛、腹泻。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轻症可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严重者需注射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或手术切除胆囊。
暴饮暴食或胆道疾病诱发的胰腺炎会出现剧烈腹痛伴喷射状呕吐胆汁,腹泻呈脂肪泻。血淀粉酶检测可确诊,需禁食并静脉注射奥美拉唑钠抑制胰酶分泌,严重者需行腹腔引流术。
肠道粘连、肿瘤或肠套叠可能导致梗阻,早期呕吐胃内容物,后期呕出粪臭味黄绿色液体,停止排便排气。腹部CT可明确诊断,完全梗阻需紧急手术解除梗阻,部分梗阻可尝试胃肠减压联合甘油灌肠剂通便。
出现腹泻呕吐黄水时,应暂时禁食4-6小时,之后逐步尝试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注意补充电解质,可饮用淡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避免油腻、高纤维及乳制品。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意识模糊、尿量减少、呕血等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婴幼儿及老年人更需警惕脱水风险,家长或照护者应密切监测精神状态与尿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