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腿肿怎么回事

肝硬化腿肿可能由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异常、内分泌紊乱、淋巴回流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利尿消肿、补充蛋白、控制原发病、改善循环、调整生活方式等方式治疗。
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使腹腔内液体渗出形成腹水,腹水压迫下肢静脉导致腿肿。患者可能伴随腹胀、腹壁静脉曲张等症状。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服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严重时需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引起血浆白蛋白降低,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不足导致组织液渗出。患者常见眼睑浮肿、全身乏力。需通过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配合口服复方氨基酸胶囊,同时增加鱼肉、牛奶等优质蛋白摄入。
肝肾综合征导致水钠潴留,表现为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可能出现少尿、血肌酐升高。治疗需使用托伐普坦片改善肾血流,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醛固酮灭活减少引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促使肾小管重吸收钠水。患者伴有血压升高、低血钾。可遵医嘱使用螺内酯片拮抗醛固酮,限制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
肝窦压力增高使肝淋巴液生成增多,超过胸导管回流能力时引发下肢淋巴水肿。表现为皮肤增厚、指压无凹陷。需穿戴医用压力袜,配合手法淋巴引流,严重者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肝硬化患者出现腿肿需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睡眠时抬高下肢15-20厘米,避免长时间站立。饮食采用低盐优质蛋白原则,限制每日钠摄入在2克以下,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禁止擅自使用利尿剂,所有治疗需在肝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肝功能、电解质及腹部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