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来月经抵抗力下降怎么办

月经期抵抗力下降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元素、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方式改善。月经期抵抗力下降通常与激素波动、营养流失、免疫调节等因素有关。
月经期间应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等,有助于维持免疫球蛋白合成。适量食用动物肝脏、红肉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导致的免疫力降低。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减少胃肠负担。
经期铁流失可能影响淋巴细胞功能,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补铁药物。同时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促进铁吸收。长期月经过多者需排查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
黄体期孕激素升高会导致嗜睡反应,应保证7-9小时睡眠。睡眠不足会抑制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建议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改善循环。避免熬夜加重疲劳感,午间可小憩30分钟补充精力。
经期第2-3天起可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不适。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过110次/分为宜,避免游泳等可能引发感染的项目。痛经严重者可选择腹式呼吸训练替代。
雌激素波动易引发焦虑情绪,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与亲友倾诉缓解压力,避免负面情绪抑制免疫细胞活性。持续情绪低落需警惕经前期心境恶劣障碍。
月经期需注意腹部保暖,使用暖水袋热敷时温度不超过50℃。每日饮水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若出现持续发热、严重乏力等症状,可能提示合并感染,应及时就医排查。平时可记录月经周期及伴随症状,帮助医生评估是否存在内分泌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