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怎么办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腹腔引流、阑尾切除术、术后康复护理等方式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血液循环障碍、免疫力低下、阑尾解剖异常等原因引起。
发病初期需立即禁食,通过胃肠减压减少消化道压力。胃肠减压能缓解腹胀腹痛,避免胃肠内容物刺激炎症部位。患者需配合医护人员放置胃管,保持半卧位减轻腹压。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待术后肠功能恢复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
需紧急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抗生素能抑制肠道菌群扩散,预防脓毒血症。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和血象变化,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需注意抗生素可能引发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对于合并腹腔脓肿者需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或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可排出脓性渗出物,减少毒素吸收。术后需每日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液转为清亮且每日少于10毫升时可考虑拔管,拔管后需观察有无发热或腹痛复发。
确诊后应尽早行腹腔镜或开腹阑尾切除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手术需切除病变阑尾及周围受累网膜,冲洗腹腔减少感染源。术中可能发现阑尾穿孔或局部脓肿,需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需警惕肠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术后24小时可开始床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渣半流质,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切口需定期换药观察愈合情况,术后7-10天拆线。出院后需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
患者恢复期应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可进食蒸蛋羹、龙须面、鱼肉粥等低脂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饮食。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腹部用力,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出现持续发热、切口渗液或剧烈腹痛需立即返院复查。建议术后3个月进行胃肠镜评估肠道恢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