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容易引起尿毒症

关键词: #尿毒症
关键词: #尿毒症
尿毒症通常由慢性肾脏病终末期发展而来,主要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原因。尿毒症是肾功能严重衰竭的表现,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乏力、水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糖尿病肾病,这是尿毒症最常见原因。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初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下降。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严格控制血糖血压,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引发缺血性肾损伤。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会加速肾功能恶化,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泡沫尿等症状。建议定期测量血压,低盐饮食,遵医嘱使用降压药如缬沙坦胶囊、氨氯地平片等,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免疫介导的肾脏炎症,可逐渐进展为尿毒症。患者常有血尿、蛋白尿、水肿等表现,部分病例与链球菌感染有关。治疗需限制蛋白质摄入,控制感染灶,遵医嘱使用激素如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等,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
多囊肾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双肾出现多个囊肿并逐渐增大压迫正常肾组织。患者多在30-40岁出现高血压、腰痛、血尿等症状,约50%在60岁前发展为尿毒症。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控制并发症如高血压和感染,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
尿路长期梗阻如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可导致肾积水,压迫肾实质引起肾功能损害。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腰痛、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及时解除梗阻是关键,需根据病因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治疗,严重肾功能损害者需透析。
预防尿毒症需从控制基础疾病入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控制血压。建议每年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日常保持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适度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这些措施都有助于保护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