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等尿毒症上门才积极治疗,不如日常中就做好预防,防患于未然

肾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8次浏览

关键词: #尿毒症

肾脏就像人体的"净水器",每天要过滤180升血液。但很多人对它的关注,可能还不如家里2000块的空气净化器。直到体检报告上出现异常箭头,才惊觉这个沉默的器官早已伤痕累累。其实预防肾病,远比治疗简单得多。

一、肾脏发出的早期求.救信号

1、晨起眼睑浮肿

持续性的眼睑浮肿可能是蛋白尿的表现,说明肾脏滤网功能出现漏洞。但要注意和睡前喝水过多造成的暂时性浮肿区分。

2、夜尿次数增加

正常人夜间排尿0-1次,如果频繁起夜超过2次,可能是肾脏浓缩功能下降的征兆。特别是伴随尿量增多的情况更需警惕。

3、尿液状态异常

泡沫尿提示蛋白质泄漏,茶色尿可能含有红细胞。这些变化用肉眼就能观察到,是最直观的预警信号。

二、伤肾习惯排行榜

1、把饮料当水喝

含糖饮料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长期饮用可能诱发肾结石。某些功能饮料中的额外电解质,更会增加肾脏过滤压力。

2、盲目服用保健品

某些号称"护肾"的保健品可能含有不明成分,反而加重肾脏解毒负担。特别是蛋白粉过量摄入,会造成肾小球高滤过状态。

3、长期憋尿习惯

膀.胱长时间充盈会导致尿液反流,增加尿路感染风险。细菌可能逆行向上侵袭肾脏组织。

三、科学护肾的黄金法则

1、饮水要讲究方法

每天1500-2000ml白开水,分次少量饮用。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也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2、饮食控制三低

低盐、低脂、低嘌呤饮食能减轻肾脏负担。特别注意隐形盐的摄入,如酱油、腌制品等。

3、定期尿检比血检更灵敏

尿常规检查能早期发现肾脏问题,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40岁以上人群可增加至每半年一次。

四、特殊人群要格外注意

1、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这两种疾病是导致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患者需要每3个月检查尿微量白蛋白。

2、有肾病家族史者

遗传因素在慢性肾病中起重要作用,这类人群建议从30岁开始加强筛查。

3、长期服药人群

某些药物可能具有肾毒性,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服药期间要多喝水促进代谢。

肾脏的代偿能力很强,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失去60%以上功能。与其等到指标异常才着急,不如从现在开始改变生活方式。记住,最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而预防的成本往往只是一杯白开水的价格。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