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后疼痛难忍怎么回事

肝癌介入治疗后疼痛难忍可能与术后组织水肿、肿瘤坏死刺激、局部炎症反应、神经损伤或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介入治疗后的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物理干预、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介入治疗过程中栓塞剂或化疗药物可能导致肝脏局部充血水肿,压迫周围组织引发胀痛。这种疼痛多出现在术后1-3天,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钝痛,伴随轻度发热。可通过卧床休息、抬高床头30度减轻腹腔压力,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
介入治疗使肿瘤缺血坏死后,坏死物质释放会刺激肝包膜神经末梢,产生剧烈刺痛感。这种疼痛常呈阵发性加重,可能向右肩部放射。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氨酚羟考酮片等镇痛药物,严重时可能采用硬膜外镇痛泵控制症状。
治疗区域出现的无菌性炎症可导致持续性灼痛,伴随C反应蛋白升高。这种情况需要与感染性疼痛鉴别,超声检查可见治疗区周围渗出。除常规镇痛外,可能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反应,同时监测血糖变化。
少数情况下导管操作可能损伤肋间神经或膈神经,表现为刀割样疼痛且体位变动时加剧。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普通镇痛药反应较差,可能需要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神经调节药物,配合局部热敷缓解肌肉痉挛。
当出现寒战高热伴疼痛加重时,需考虑肝脓肿等感染并发症。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显著升高,增强CT可见病灶周围环形强化。此时需紧急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必要时穿刺引流。
介入治疗后应保持术区敷料干燥清洁,避免剧烈咳嗽或突然体位改变。饮食选择易消化的低脂半流质食物,如山药粥、蒸蛋羹等,分5-6次少量进食。每日记录疼痛发作时间、程度和缓解方式,复查肝功能及凝血功能。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呕血、意识改变等表现,需立即返院处理。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腹部用力动作,睡眠时可采用左侧卧位减轻肝脏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