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盆损伤的分型

儿童骨盆损伤可分为稳定型骨折、不稳定型骨折和骨骺损伤三类。儿童骨盆损伤的分型主要依据骨折稳定性、解剖位置及是否累及骨骺进行划分,不同分型对应不同的处理原则和预后。
稳定型骨折指骨盆环结构未完全断裂的骨折,包括耻骨支单侧骨折、髂骨翼骨折等。这类损伤通常由低能量外伤如跌倒导致,患儿可能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但无骨盆变形或神经血管损伤。治疗以卧床休息为主,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疼痛,一般4-6周可愈合。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排尿情况,防止卧床相关并发症。
不稳定型骨折涉及骨盆环两处以上断裂,如双侧耻骨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分离。多由高能量创伤如车祸引起,常伴随失血性休克、尿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临床表现包括骨盆挤压痛、下肢不等长等。需紧急使用骨盆束缚带稳定,必要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期间可配合使用接骨七厘片促进骨愈合,家长需警惕迟发性腹腔脏器损伤。
骨骺损伤特指累及髂嵴、坐骨结节等生长板的损伤,常见于青春期前儿童。Salter-Harris分型中Ⅰ、Ⅱ型多见,可能影响骨骼纵向生长。患儿表现为特定骨骺部位肿胀和功能障碍,X线可见骨骺增宽。治疗需精确复位,可使用弹性髓内钉固定,配合碳酸钙D3颗粒补充骨代谢所需营养。家长应定期复查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儿童骨盆损伤后应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训练。定期随访X线评估愈合进度,发现步态异常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复诊。不同分型的康复周期差异较大,稳定型约1-2个月,不稳定型可能需3-6个月,骨骺损伤需监测至骨骼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