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怎么判断是不是胸膜炎

儿童胸膜炎可通过胸痛特点、呼吸异常、发热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判断。胸膜炎通常由感染、外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胸痛随呼吸加重、呼吸急促、发热等症状。
儿童胸膜炎的胸痛多表现为单侧尖锐刺痛,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剧,平卧可能减轻。疼痛可能向肩部或腹部放射,婴幼儿常表现为哭闹拒抱。需与肋间神经痛、肌肉拉伤鉴别,后者疼痛与呼吸无关。家长可观察孩子是否避免深呼吸或用手按压胸壁,这些行为提示胸膜刺激征。
患儿可能出现浅快呼吸以减轻疼痛,呼吸频率超过年龄正常值。听诊可闻及胸膜摩擦音,类似皮革摩擦声,积液增多后消失。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家长需注意孩子安静时的呼吸状态,记录每分钟呼吸次数,新生儿超过60次、幼儿超过40次需警惕。
感染性胸膜炎多伴随发热,体温可达38-40℃,结核性胸膜炎多为午后低热。发热前可能出现寒战,使用退热药后体温波动大。家长应监测体温变化规律,记录发热持续时间,脓胸患儿可能出现持续高热伴精神萎靡。非感染性胸膜炎可能无发热或仅轻度体温升高。
胸部X线可见肋膈角变钝或大片致密影,超声能检测少量积液并定位穿刺点。CT检查可发现早期胸膜增厚和小量积液,鉴别肺炎、肺脓肿等并发症。家长需配合医生完成检查准备,检查时安抚儿童保持体位,移动式X光机可用于重症患儿床旁检查。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结核感染者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胸腔穿刺液检查可区分渗出液与漏出液,培养明确病原体。家长应了解胸水检查的必要性,穿刺前禁食4-6小时,术后需压迫止血。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有助于判断感染程度。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可疑胸膜炎症状时,应避免自行用药,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流质食物,少量多餐保证营养。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胸片观察积液吸收情况。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肺炎链球菌和流感疫苗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