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禁忌症有哪些

关键词: #拔牙
关键词: #拔牙
拔牙禁忌症主要包括严重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急性感染期、妊娠期、恶性肿瘤等。拔牙前需全面评估患者健康状况,避免因禁忌症导致术中术后风险增加。
未控制的高血压、近期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禁止拔牙。心血管系统代偿功能差可能引发术中应激性血压骤升或心脑血管意外。此类患者需先经心内科治疗稳定后,在心电监护下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谨慎操作。伴随症状常见胸闷、心悸,术前需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
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牙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术前需检测凝血四项、血常规,必要时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经血液科会诊调整用药方案,国际标准化比值应控制在1.5以下。
口腔颌面部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根尖周炎发作期禁止立即拔牙。感染可能随拔牙创面扩散引发颌骨骨髓炎或败血症。需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药物控制感染,待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伴发热、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者需推迟拔牙。
妊娠前三个月易致流产,后三个月可能诱发早产,均属相对禁忌。必需拔牙时应选择妊娠4-6个月相对安全期,避免使用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的麻醉剂。术前需产科会诊评估风险,术中采用铅衣防护减少X线摄片对胎儿影响。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区域、肿瘤侵犯区禁止常规拔牙,可能诱发病理性骨折或肿瘤扩散。需经肿瘤科多学科会诊制定治疗方案,必要时在放疗前2周完成预防性拔牙。放疗后三年内拔牙需配合高压氧治疗促进创面愈合。
拔牙前应详细告知医生全身病史和用药史,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影像学等必要检查。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空腹血糖在8.88mmol/L以下,长期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者需停药3个月以上。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吮吸创口,进食温凉软食,按医嘱使用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