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肿瘤的适应症

介入治疗肿瘤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肺癌、胰腺癌、肾癌等实体肿瘤。介入治疗通过血管内或非血管途径直接作用于肿瘤病灶,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或需姑息治疗的患者。
原发性肝癌是介入治疗最常见的适应症之一,尤其适用于中晚期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通过阻断肿瘤血供并局部给药抑制肿瘤生长。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发热等术后反应,需配合保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碘化油乳剂、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
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患者可通过肝动脉灌注化疗控制病灶。介入治疗能延长生存期并缓解疼痛、腹胀等症状。治疗需结合原发肿瘤情况制定方案,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常用药物包括奥沙利铂注射液、亚叶酸钙注射液等。
中央型肺癌或合并咯血患者适合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周围型肺癌可采用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治疗,尤其适用于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者。术后可能出现气胸、咳嗽加重,需密切监测呼吸状态。常用器械包括射频消融电极针、氩氦刀冷冻系统等。
无法切除的胰腺癌可通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缓解顽固性疼痛,或经动脉灌注化疗控制肿瘤进展。患者术后需预防胰瘘和感染,配合营养支持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吉西他滨注射液、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等。
肾癌介入治疗包括肾动脉栓塞术和消融治疗,适用于孤立肾或肾功能不全患者。栓塞术可减少术中出血,消融治疗能保留更多正常肾组织。术后需监测肾功能变化,警惕肾性高血压。常用栓塞材料包括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微粒等。
介入治疗前后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凝血状态及肿瘤分期,术后定期复查影像学观察疗效。饮食宜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刺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遵医嘱进行抗感染和保肝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