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 肺炎

重症肺炎后遗症有什么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重症肺炎后遗症有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叶小茵
叶小茵 福建协和医院 主治医师
重症肺炎后遗症可能包括肺纤维化、呼吸功能下降、慢性咳嗽、胸痛和心理障碍等。这些后遗症与肺部组织损伤、炎症反应持续、神经肌肉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
1、肺纤维化:重症肺炎可能导致肺部组织受损,引发纤维化。纤维化会使肺组织变硬,影响气体交换,导致呼吸困难。患者可通过肺康复训练、氧疗等方式缓解症状,必要时使用药物如吡非尼酮或尼达尼布延缓纤维化进展。
2、呼吸功能下降:肺炎后肺部功能可能未完全恢复,导致活动时气短、乏力。患者可通过深呼吸训练、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逐步恢复肺功能,同时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
3、慢性咳嗽:炎症后气道敏感性增加,可能导致长期咳嗽。患者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和环境,必要时使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或苯佐那酯,配合雾化吸入治疗。
4、胸痛:肺部炎症可能累及胸膜,导致持续性胸痛。患者可通过热敷、按摩缓解疼痛,必要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5、心理障碍:重症肺炎患者可能经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患者可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如冥想、瑜伽改善情绪,必要时使用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或帕罗西汀。
重症肺炎后遗症的恢复需要综合护理,包括饮食调理、适度运动和定期复查。饮食上应增加富含蛋白质如鸡蛋、鱼类和维生素如新鲜蔬菜、水果的食物,促进组织修复。运动方面,可从低强度活动如散步开始,逐步增加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怎么预防坠积性肺炎

预防坠积性肺炎可通过改善体位、促进排痰、加强营养、控制感染、定期监测等方式实现。坠积性肺炎通常由长期卧床、排痰不畅、免疫力低下、呼吸道感染、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1、改善体位:长期卧床患者应每2小时翻身一次,采用侧卧位或半卧位,促进肺部血液循环,减少分泌物滞留。使用气垫床或翻身垫辅助体位调整,避免局部受压。 2、促进排痰:通过拍背、震动排痰仪等物理方法帮助患者排痰。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必要时使用雾化吸入药物如布地奈德混悬液、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稀释痰液。 3、加强营养:提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如鸡蛋、牛奶、鱼类、新鲜蔬菜水果。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制剂如瑞代、能全力,增强患者免疫力。 4、控制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使用氯己定漱口水。监测体温,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5、定期监测: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指标,使用脉搏血氧仪监测。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评估肺部情况。对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规范治疗。 预防坠积性肺炎需要多维度干预,包括体位管理、排痰护理、营养支持、感染控制、病情监测等。建议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如踝泵运动、上肢伸展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呼吸道干燥。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采用糊状食物或鼻饲喂养,减少误吸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