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适应症有哪些?

心胸外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14次浏览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的适应症主要有不明原因脑卒中、反复发作的偏头痛、减压病、矛盾性栓塞风险较高、卵圆孔未闭直径超过5毫米等。

1、不明原因脑卒中

卵圆孔未闭可能导致右向左分流,使静脉系统的微小血栓进入动脉系统,引发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突发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症状。对于此类患者,医生可能建议进行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常用封堵器包括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卵圆孔未闭专用封堵器等。术后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封堵效果。

2、反复发作的偏头痛

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存在一定关联,尤其是伴有先兆的偏头痛。静脉系统中的某些物质可能通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动脉系统,刺激脑血管引发偏头痛。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频繁发作的偏头痛患者,介入封堵可能减轻症状。术前需完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卵圆孔未闭的形态和分流情况。

3、减压病

潜水员或高空作业人员出现减压病时,卵圆孔未闭可能加重病情。在减压过程中,氮气气泡可能通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动脉系统,导致栓塞。对于职业需要频繁暴露于压力变化环境且发生过减压病的人员,介入封堵可降低复发风险。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封堵器移位。

4、矛盾性栓塞风险较高

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患者,卵圆孔未闭可能增加矛盾性栓塞的风险。这类患者包括长期卧床、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等。介入封堵可阻断右向左分流路径,降低体循环栓塞概率。术前需评估血栓风险,必要时联合抗凝治疗。

5、卵圆孔未闭直径超过5毫米

卵圆孔未闭直径较大时,右向左分流量增加,临床症状和并发症风险相应升高。对于超声检查显示卵圆孔未闭直径超过5毫米,尤其伴有房间隔瘤或大量分流的患者,介入封堵的获益可能大于风险。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创伤小,恢复快。

卵圆孔未闭患者术后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心脏超声。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控制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如出现头痛、胸闷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