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什么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于神经科急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有关,约占全部病例的80%。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烟雾病等也可导致血管破裂。发病时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刺激脑膜,引发剧烈头痛。部分患者可能伴随短暂意识丧失或呕吐。
突发炸裂样头痛是特征性表现,多位于枕部或全头部,常被描述为一生中最剧烈的头痛。部分患者会出现颈项强直、畏光、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头颅CT平扫是首选检查,发病6小时内敏感度超过95%。腰椎穿刺发现均匀血性脑脊液可辅助诊断。脑血管造影能明确出血原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检出动脉瘤的金标准。部分患者需进行MRI检查评估脑组织损伤。
需绝对卧床并控制血压,常用尼莫地平注射液预防脑血管痉挛。针对动脉瘤可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或开颅夹闭术。头痛剧烈时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癫痫发作需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重症患者需进行颅内压监测和生命支持。
约10%患者在送达医院前死亡,存活者中30%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康复期需定期复查脑血管情况,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可进行专业康复训练,抑郁焦虑症状需心理干预。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排便。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3个月内是再出血高发期,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随访。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出现新发头痛或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