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怎么办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通过内镜下止血治疗、药物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通常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凝血功能障碍、感染、腹内压增高等原因引起。
内镜下止血治疗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镜下套扎术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内镜下套扎术通过在内镜下使用橡皮圈套扎曲张静脉,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通过在内镜下向曲张静脉内注射硬化剂,使静脉发生炎症反应,形成血栓,达到止血目的。内镜下止血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出血和降低门静脉压力,常用药物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质子泵抑制剂等。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注射液,可抑制内脏血管扩张,减少门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如特利加压素注射液,可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对出血部位的刺激。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是一种临时止血方法,适用于内镜下止血治疗失败或无条件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患者。三腔二囊管通过鼻腔插入胃内,充气后压迫食管胃底曲张静脉,达到止血目的。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操作简单,止血效果确切,但患者耐受性差,并发症较多,如食管黏膜损伤、吸入性肺炎等。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在肝内建立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的分流通道,降低门静脉压力,达到止血目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肝功能较好、内镜下止血治疗失败的患者。但该手术可能导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外科手术适用于内镜下止血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肝功能较好的患者。外科手术方式包括门体分流术和断流术。门体分流术通过在门静脉与体静脉之间建立分流通道,降低门静脉压力。断流术通过切断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血流,达到止血目的。外科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时间长。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腹内压增高。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呕血、黑便、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