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会引起肾衰竭吗

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引起肾衰竭,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是导致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血压持续存在时,肾小球内压力升高,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逐渐出现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水平升高,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高血压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下肢水肿或乏力,后期可出现食欲下降、贫血等尿毒症表现。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指标,及时发现肾脏损害。
少数高血压患者可能在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引发恶性高血压,导致急性肾损伤。这种情况多见于未规律服药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表现为血压显著升高伴随视物模糊、头痛、恶心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肌酐快速上升。恶性高血压属于急症,需要立即就医控制血压,否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肾损害。
高血压患者预防肾衰竭需要严格控制血压,目标值一般应低于140/90毫米汞柱,合并糖尿病或蛋白尿者应更低。除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外,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高脂饮食,保持适量运动。定期复查尿蛋白和肾功能,出现异常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这些措施都有助于保护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