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注意事项有哪些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需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防止交叉感染等事项。真菌性角膜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常见于眼部外伤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后,表现为眼红、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
保持眼部清洁是预防真菌性角膜炎加重的关键。患者应避免使用不洁的毛巾、手帕擦拭眼睛,洗脸时注意避免污水进入眼内。佩戴隐形眼镜者需严格遵循清洁消毒流程,暂停使用直至痊愈。日常可选用无菌生理盐水轻柔冲洗眼睑边缘,减少真菌滋生环境。
揉眼可能导致角膜上皮进一步损伤,加重感染或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若出现眼痒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抗真菌滴眼液如那他霉素滴眼液缓解,切勿用力按压眼球。睡眠时可佩戴眼罩防止无意识揉眼,儿童患者家长需加强监督。
治疗需严格遵循足疗程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伏立康唑滴眼液、两性霉素B眼用凝胶等。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即使症状缓解也需完成整个疗程。用药前清洁双手,滴眼时避免瓶口接触眼部,不同眼药需间隔5分钟使用。
真菌性角膜炎易复发,需通过裂隙灯检查监测角膜愈合情况。急性期每周复查1次,稳定后每2周随访,直至医生确认痊愈。若出现疼痛加剧、脓性分泌物增多等异常,应立即就诊。糖尿病患者或免疫低下者需加强随访频率。
患者毛巾、枕套等个人物品应单独清洗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家庭成员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后需彻底洗手。农业工作者需暂停接触土壤、植物的工作,居家时保持环境干燥通风,减少霉菌滋生。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应保持充足睡眠,饮食上增加维生素A、C及优质蛋白摄入,如胡萝卜、西蓝花、鱼类等促进角膜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烟酒,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若需同时使用其他眼药,需咨询医生用药间隔时间。出现视力骤降、眼睑肿胀发热等症状时须急诊处理,防止角膜穿孔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