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患者身体会出现什么状况

关键词: #身体
关键词: #身体
麻风病患者身体可能出现皮肤损害、神经损伤、肢体畸形等症状。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未经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
麻风病患者早期常见皮肤出现浅色或红色斑块,表面干燥无汗,可能伴有毛发脱落。这些皮损通常无痛痒感,多分布于四肢、面部等暴露部位。随着病情进展,斑块可能逐渐扩大或融合,形成结节性损害。皮肤涂片检查可发现抗酸染色阳性的麻风杆菌。
周围神经受累是麻风病的特征性表现,常见尺神经、腓总神经等浅表神经增粗。患者可能出现感觉减退或缺失,表现为对温度、触觉、痛觉的感知能力下降。运动神经受损可导致肌肉萎缩,出现爪形手、垂足等典型畸形。自主神经损害会引起皮肤干燥、皲裂。
晚期患者由于神经损伤和反复外伤,可能出现手指缩短、足底溃疡等畸形。感觉缺失使患者无法感知伤害性刺激,容易发生烫伤、割伤等继发损伤。足部溃疡可能深达骨组织,继发感染后可能需截肢处理。这些畸形多发生在病程超过5年的未治疗病例。
麻风病可导致眼睑闭合不全、角膜感觉丧失等眼部并发症。面神经麻痹引起的兔眼症使角膜暴露,容易发生干燥性角膜炎。角膜溃疡可能造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虹膜睫状体炎是常见的麻风病眼内炎症,需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治疗。
麻风杆菌易侵犯鼻黏膜,导致慢性鼻炎、鼻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鼻中隔穿孔、鞍鼻畸形。鼻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重要的传染源。早期使用氨苯砜、利福平等药物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鼻部病变进展。
麻风病患者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润肤剂防止皲裂。感觉缺失部位要避免接触高温物体,每日检查手足有无损伤。饮食应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帮助组织修复。确诊后应规范完成6-12个月的联合化疗,接触者需定期接受筛查。现代医学已能有效控制麻风病,早期治疗可完全避免残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