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肛周脓肿的危害有哪些

关键词: #肛周脓肿
关键词: #肛周脓肿
小儿肛周脓肿的危害主要包括局部疼痛、继发感染、肛瘘形成、排便困难以及影响生长发育。肛周脓肿是肛门周围软组织因细菌感染形成的化脓性病变,常见于免疫力较低的婴幼儿。
肛周脓肿会导致肛门周围持续性的剧烈疼痛,尤其在排便或坐立时疼痛加剧。患儿可能因疼痛拒绝排便,进一步加重肠道负担。疼痛还会引起哭闹不安、睡眠障碍,长期可能引发焦虑情绪。家长需及时用温水清洁患处,并避免挤压脓肿。
未及时处理的脓肿可能扩散至会阴、直肠等邻近组织,引发蜂窝织炎或败血症。表现为发热、寒战、局部皮肤发红肿胀。严重时感染可通过血液播散至全身,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控制感染。
约三成患儿脓肿破溃后形成肛瘘,表现为肛门周围反复流脓、潮湿瘙痒。肛瘘难以自愈,可能需手术如肛瘘切开术或挂线疗法。长期肛瘘可能引起肛门括约肌损伤,导致轻度大便失禁。
脓肿压迫直肠或疼痛反射会抑制排便反射,导致粪便淤积。硬结的粪块可能擦破脓肿造成二次感染。家长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或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慢性感染消耗体能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贫血,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面色苍白。疼痛和频繁就医可能干扰正常生活学习。需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泥、蛋黄,必要时补充葡萄糖酸亚铁糖浆。
家长应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儿肛周,选择纯棉尿布并勤更换。饮食上增加南瓜粥、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的辅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发现肛门红肿、异常哭闹时须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穿刺排脓。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定期复查直至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