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肠炎和阑尾炎有什么区别

急性结肠炎和阑尾炎是两种不同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病因及典型症状。急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的急性炎症,通常由感染、饮食不当或免疫因素引起;阑尾炎则是阑尾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因管腔阻塞或细菌感染导致。
急性结肠炎病变集中于结肠,可累及升结肠、横结肠或降结肠等部位,表现为全腹或局部腹痛。阑尾炎局限于右下腹麦氏点区域,疼痛初期可能始于脐周,后固定于右下腹,伴随局部压痛和反跳痛。
急性结肠炎常见病原体包括沙门菌、志贺菌或阿米巴原虫,也可能与缺血、放射线损伤有关。阑尾炎多因粪石阻塞、淋巴滤泡增生或肠道寄生虫引发管腔梗阻,继发细菌感染。
急性结肠炎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粪便常带黏液或血丝,伴里急后重、发热。阑尾炎早期出现转移性腹痛,后期发展为持续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严重者可出现腹膜刺激征。
急性结肠炎需通过粪便常规、培养或结肠镜检查确诊,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阑尾炎诊断依赖腹部超声或CT显示阑尾增粗、周围渗出,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急性结肠炎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可选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阑尾炎需禁食并静脉抗感染,常用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多数需手术切除阑尾。
出现持续腹痛或腹泻症状时,建议立即就医明确诊断。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刺激食物,规律作息以增强免疫力。急性期应严格遵医嘱治疗,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