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皮肤性病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10次浏览

关键词: #湿疹 #中医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疗法、拔罐疗法、饮食调理等。湿疹在中医称为湿疮,多与湿热蕴肤、脾虚湿盛等因素有关,需根据证型辨证施治。

1、中药内服

湿热型湿疹可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物成分包括龙胆草、黄芩、栀子等,有助于清热利湿。脾虚湿盛型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含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化湿药材。血虚风燥型常用当归饮子,含当归、生地黄等养血润肤成分。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辨证开方,避免自行用药。

2、中药外敷

急性期渗出多用马齿苋、黄柏煎汤冷湿敷,可收敛止痒。慢性肥厚皮损可外用青黛膏、黄连膏等油性软膏。三黄洗剂含大黄、黄柏、黄芩,适合红肿瘙痒明显者。外用药物需避开溃烂创面,过敏体质需先小范围试用。

3、针灸疗法

常取曲池、血海、三阴交等穴位清热利湿,配合局部围刺法改善皮损。耳针选取肺、脾、神门等耳穴调节免疫功能。每周治疗2-3次,孕妇及出血体质者慎用。可联合灸法温通经络,如隔姜灸足三里健脾化湿。

4、拔罐疗法

走罐法沿膀胱经施术有助于祛风除湿,留罐于大椎、肺俞等穴5-10分钟。刺络拔罐对慢性湿疹肥厚皮损效果较好,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皮肤破损处禁用,治疗后需避风保暖,防止感染。

5、饮食调理

湿热型应少食辛辣油腻,推荐赤小豆薏米粥利水渗湿。脾虚者宜食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避免生冷瓜果。日常可用土茯苓、白鲜皮代茶饮。忌食海鲜、牛羊肉等发物,保持饮食清淡有节律。

中医治疗湿疹需坚持疗程,配合避免搔抓、穿着棉质衣物等护理。急性期皮损渗液时保持干燥,慢性期可涂抹芝麻油保湿。居住环境需通风除湿,情绪调节避免焦虑加重病情。若出现皮肤感染、发热等需及时中西医结合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