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接种疫苗有禁忌

小孩接种疫苗通常有禁忌情况,主要包括免疫缺陷、急性感染期、严重过敏史、神经系统疾病活动期、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接种前需由医生评估儿童健康状况,确认无禁忌后再进行免疫接种。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患儿接种减毒活疫苗可能引发疫苗相关感染。如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儿禁用麻疹疫苗、水痘疫苗等活疫苗。此类儿童需通过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或接种灭活疫苗替代,家长需提供完整病史并配合医生进行免疫功能评估。
发热超过38.5℃或中重度急性疾病期间暂缓接种,此时接种可能加重原有疾病或掩盖疫苗反应。常见如肺炎、急性胃肠炎等感染性疾病痊愈1-2周后可补种。家长需观察儿童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接种时间。
对疫苗成分(如鸡蛋蛋白、明胶、抗生素)曾发生过敏性休克或喉头水肿的儿童禁止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生产过程中可能含微量卵清蛋白,对鸡蛋严重过敏者需改用细胞培养工艺疫苗。家长需详细告知既往过敏反应情况。
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如未控制的癫痫、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可能诱发症状加重。需待病情稳定6个月以上并经神经科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补种。家长需提供既往脑电图、肌电图等检查报告协助判断。
近期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或生物制剂治疗的儿童,接种活疫苗可能造成播散性感染。如使用利妥昔单抗后需间隔6-12个月才能接种水痘疫苗。家长需记录用药名称、剂量及疗程供医生参考。
疫苗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监测过敏反应,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出现局部红肿可冷敷,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建议家长完整保存接种记录本,定期核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时间表,及时完成补种程序。日常注意均衡营养补充维生素A/D,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疫苗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