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干涩是什么原因引起

外阴干涩可能与激素水平下降、阴道炎、外阴硬化性苔藓、过度清洁、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外阴干涩通常表现为局部干燥、灼热感、性交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绝经期或卵巢功能减退时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外阴黏膜变薄、分泌物减少。可能伴随潮热、月经紊乱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雌三醇乳膏、普罗雌烯阴道胶丸等局部补充雌激素,或口服戊酸雌二醇片进行系统治疗。
念珠菌或细菌性阴道炎可能引发外阴干燥刺痛,常伴有异常分泌物。需根据病原体选择克霉唑阴道片、甲硝唑阴道凝胶等药物。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慢性皮肤病导致外阴皮肤萎缩发白,伴随剧烈瘙痒。确诊需活检,治疗采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等强效糖皮质激素,严重者需手术松解粘连。
频繁使用洗液或肥皂清洗会破坏外阴酸碱平衡,建议改用温水清洗,避免穿化纤内裤。可短期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修复黏膜。
焦虑抑郁可能通过神经调节影响局部血供,表现为顽固性干涩。需心理疏导联合盆底肌放松训练,必要时使用氟西汀胶囊等抗抑郁药物。
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避免久坐摩擦;可适量食用豆浆、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清洗时水温不超过40℃,无须使用护理产品。若症状持续2周未缓解,或出现皮肤溃破、异常出血需立即就诊妇科或皮肤科。哺乳期或备孕女性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