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处理方法有哪些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处理方法主要有快速降眼压治疗、缩瞳治疗、高渗剂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应用、前房穿刺术等。该病通常由房角突然关闭导致眼压急剧升高引起,表现为剧烈眼痛、头痛、视力骤降、恶心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干预。
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或口服甘油氯化钠溶液,通过渗透作用减少房水生成,20-30分钟内可显著降低眼压。需监测电解质平衡,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同时联合局部β受体阻滞剂如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抑制房水分泌。
立即使用1%-2%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每15分钟点眼1次,持续2小时。该药物通过收缩瞳孔括约肌牵拉虹膜根部,开放闭塞的房角。需注意频繁点眼可能引发眉弓疼痛、视物模糊等副作用,哮喘患者禁用。
口服50%甘油盐水或静脉注射20%甘露醇,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促使玻璃体脱水,减少眼内容积。用药后可能出现口渴、多尿等反应,糖尿病患者禁用甘油制剂。通常与碳酸酐酶抑制剂联合使用增强效果。
口服乙酰唑胺片或局部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抑制睫状体碳酸酐酶活性,减少房水生成。常见副作用包括手足麻木、胃肠道不适,长期使用需警惕代谢性酸中毒。磺胺过敏者禁用乙酰唑胺。
当药物控制无效且眼压超过60mmHg时,需急诊行前房穿刺术。在角膜缘穿刺放出少量房水,快速缓解虹膜膨隆。该操作存在感染、前房出血等风险,术后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并尽快安排激光虹膜周切术。
急救处理后应避免长时间低头、穿紧领衣物等可能升高眼压的行为,保持环境光线柔和。日常需定期监测眼压,未发作眼预防性激光治疗,控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ml内,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急性发作后3-6个月内需密切随访,评估视神经损伤程度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