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会有引起哪些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病可能引起肺源性心脏病、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肺部感染、骨质疏松等并发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多系统损害。
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缺氧会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增加右心负荷。右心室代偿性肥厚扩张可能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症状。治疗需控制感染并遵医嘱使用氨茶碱片、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药物。
肺气肿患者肺泡壁薄弱易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自发性气胸。突发胸痛和呼吸困难是典型表现,严重时需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屏气动作。
气道阻塞加重时可能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表现为意识模糊、发绀和二氧化碳潴留。需及时进行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配合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药物。
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易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加重和发热。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活动减少会导致骨量流失,增加骨折风险。建议定期骨密度检查,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维D3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需严格戒烟,避免接触粉尘和冷空气刺激。坚持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维持适宜体重。定期复查肺功能,出现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