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如何治疗牙周炎

中医药治疗牙周炎可通过清热泻火、活血化瘀、补益肾气、外治法及饮食调理等方式综合干预。牙周炎多与胃火上炎、肾虚火旺、气血瘀滞等因素相关,常表现为牙龈肿痛、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
胃火上炎型牙周炎可选用黄连解毒汤或清胃散加减。黄连、黄芩等中药能清胃泻火,缓解牙龈红肿灼痛。伴有口臭者可加用石膏、知母。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苦寒药物,避免损伤阳气。建议在中医师辨证后调整方剂配伍。
气血瘀滞型可选用桃红四物汤或血府逐瘀汤。丹参、红花等药物能改善牙龈暗红、出血症状。局部可配合使用云南白药牙膏辅助止血。长期牙龈瘀紫者需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孕妇禁用活血峻剂。
肾虚火旺型适用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肾阴,改善牙齿松动、牙龈萎缩。更年期患者可加用骨碎补、续断等强筋壮骨药。需连续用药2-3个月,期间忌食辛辣燥热食物。
局部可用金银花、蒲公英煎汤含漱,或使用冰硼散外敷牙龈。针灸选取合谷、颊车等穴位疏通经络。耳穴贴压取口、肾等反射区,每周治疗2-3次。急性期可配合超声波洁治清除牙石。
日常宜食用藕粉、绿豆等清热食物,避免烧烤油炸食品。肾虚者适量进食黑芝麻、核桃仁。推荐饮用淡竹叶茶或决明子茶,脾胃虚弱者改用山药粥调理。长期牙龈出血者需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果蔬。
中医药治疗需坚持3-6个月,急性发作期应配合西医牙周基础治疗。日常使用软毛牙刷,掌握巴氏刷牙法,每半年进行牙周检查。避免吸烟、熬夜等加重因素,情志不畅者可练习八段锦调节气机。若出现牙齿明显松动或脓肿,须及时进行牙周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