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出血是怎么回事

孕期出血可能由先兆流产、胎盘前置、宫颈病变、宫外孕、绒毛膜下血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建议孕妇立即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情绪稳定。
先兆流产可能与胚胎染色体异常、黄体功能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少量阴道出血伴下腹隐痛。需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或地屈孕酮片保胎,必要时静脉注射硫酸镁注射液抑制宫缩。避免提重物及性生活。
胎盘前置多与子宫内膜损伤、多胎妊娠相关,典型症状为无痛性反复出血。孕妇需禁止肛门检查及性生活,出血期间住院观察,严重时需输注人纤维蛋白原。孕晚期出血量多需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
宫颈息肉或宫颈炎可能因激素变化导致接触性出血,表现为鲜红色点滴状出血。可通过阴道镜检查确诊,孕期一般不做手术切除,可局部使用保妇康栓控制炎症。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劳累。
输卵管妊娠破裂会引起突发性剧烈腹痛伴暗红色出血,与输卵管炎症或粘连有关。需紧急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或注射甲氨蝶呤注射液进行药物杀胚。术后需监测血HCG水平至正常范围。
绒毛膜与蜕膜间出血形成血肿,常见于辅助生殖技术受孕者,可能伴随腰骶部酸胀。多数可自行吸收,严重时需住院输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配合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促进血肿消退。
孕期出血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饮食上增加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铁的食物,预防贫血。避免摄入山楂、桂圆等活血食材,禁止盆浴及阴道冲洗。每周复查超声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如出现出血量增多、组织物排出或持续腹痛需即刻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