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手术怎么做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20次浏览

关键词: #息肉 #胃息肉

胃息肉手术通常采用内镜下切除术或外科手术,具体方式需根据息肉大小、形态及病理性质决定。主要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高频电凝切除术、氩离子凝固术、外科胃局部切除术等方式。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适用于直径小于20毫米的带蒂或亚蒂息肉。通过内镜注射生理盐水使黏膜隆起,再用圈套器电切切除。该方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可能因切除深度不足导致残留。操作前需禁食6-8小时,术后24小时内进食流质。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和穿孔,发生率较低。

2、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针对直径20-50毫米的平坦型或广基息肉。采用特殊电刀逐层剥离黏膜下层,能完整切除病变并获取病理标本。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术中需二氧化碳注气。术后需卧床24小时,3天内进食低温流食。该技术对操作者要求较高,可能出现迟发性出血。

3、高频电凝切除术

主要用于小型增生性息肉。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凝固切除病灶,同时止血。操作简便快捷,门诊即可完成,但不适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2周内避免服用抗凝药物,需复查确认切除完整性。偶见术后黏膜灼伤或瘢痕狭窄。

4、氩离子凝固术

适用于多发性小息肉或术后残余病灶。利用氩气电离产生的高温凝固组织,深度可控且无接触污染。治疗前需清洁肠道,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腹胀。该技术不能获取病理标本,需结合活检明确性质。需分次治疗广泛病变。

5、外科胃局部切除术

针对直径超过50毫米、可疑恶变或内镜治疗失败的病例。通过开腹或腹腔镜切除部分胃壁,需全身麻醉。术前需完善CT评估浸润深度,术后留置胃管3-5天。可能出现吻合口瘘、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需住院观察7-10天。

术后应保持清淡饮食2-4周,逐步从流质过渡到软食,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热食物。规律复查胃镜监测复发情况,一般建议术后6-12个月首次复查。注意观察黑便、呕血等出血征象,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1个月。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可减少复发风险,但需遵医嘱规范用药。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戒烟限酒有助于胃肠黏膜修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