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高热惊厥通常由感染发热诱发,主要与遗传易感性、体温骤升、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因素有关。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表现为发热时突发全身抽搐,多数持续1-3分钟自行缓解。
家族中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儿童发病概率较高,可能与离子通道基因突变有关。建议家长记录家族疾病史,在儿童发热时提前监测体温。若出现惊厥发作,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刺激,发作结束后及时就医排查癫痫等遗传性疾病。
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体温快速超过38.5℃时,未成熟的神经系统易出现异常放电。常见于幼儿急疹、流感等感染初期。家长需在发热早期每2小时测量体温,体温超过38℃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控制体温,同时配合物理降温。
婴幼儿大脑抑制功能尚未完善,发热时代谢增强可能诱发异常电活动。这类惊厥多表现为双眼上翻、四肢强直,通常不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发作时可侧卧防止误吸,避免强行按压肢体,发作后需神经内科评估发育情况。
高热伴随大量出汗或摄入不足时,可能出现低钠血症、低钙血症等代谢异常。这类情况常见于胃肠炎伴发热的患儿,除抽搐外还可伴有嗜睡、呕吐。需急诊检测电解质,必要时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
少数情况下,脑膜炎或脑炎等严重感染可直接损伤脑组织引发惊厥。这类患儿多有持续高热、精神萎靡、颈部僵硬等症状。需通过腰椎穿刺确诊,住院接受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或阿昔洛韦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脑电图监测。
预防高热惊厥需注意及时控制发热,体温超过38℃时即开始物理降温并遵医嘱用药。发作期间避免喂食或强行约束,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供医生参考。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需完善脑电图、头颅磁共振等检查。日常应保证充足睡眠,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