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看哪个指标

肾衰竭通常需关注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血钾等指标。这些指标异常可能提示肾功能受损,建议及时就医完善检查。
血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下降时,血肌酐水平会升高。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病进展期均可出现血肌酐异常。检测时需结合患者年龄、性别、肌肉量等因素综合评估。血肌酐持续升高可能伴随少尿、水肿等症状。
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终产物,其水平受肾功能和蛋白摄入量影响。肾衰竭时尿素氮排泄减少,血液中浓度升高。脱水、高蛋白饮食或消化道出血也可能导致尿素氮短暂上升。长期异常可能引发恶心、食欲减退等尿毒症症状。
肾小球滤过率能直接反映肾脏过滤功能,计算公式包含血肌酐、年龄、性别等参数。GFR低于60毫升/分钟持续3个月可诊断慢性肾病。该指标下降可能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疾病引起,需结合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综合判断。
尿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异常提示肾小球滤过膜损伤。24小时尿蛋白超过150毫克或ACR超过30毫克/克属于病理性蛋白尿。长期蛋白尿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需警惕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疾病。
肾脏是调节血钾浓度的主要器官,肾衰竭时易出现高钾血症。血钾超过5.5毫摩尔/升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少尿型肾衰竭患者需特别注意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
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指标,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及时就诊。终末期肾病患者需根据医嘱准备肾脏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