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是怎么回事

关键词: #心动
关键词: #心动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可能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药物调整、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
长期运动训练、睡眠状态或胃肠刺激可能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抑制窦房结自律性,表现为心率低于60次/分伴节律轻微不规则。生理性因素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建议避免过度饱餐、剧烈体位变动等诱因,定期复查心电图。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缓释胶囊、洋地黄类如地高辛片等药物可能直接抑制心脏传导系统。若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禁止自行停药。
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可干扰心肌细胞电活动,常伴随肌无力、恶心等症状。需通过静脉补钾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纠正电解质失衡,同时治疗原发病如肾功能不全、腹泻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窦房结供血不足时,可能引发心率减慢伴节律不规整,多伴随胸痛、气促。需使用硝酸甘油片改善冠脉血流,严重者可能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降低心肌代谢活性,典型表现为畏寒、体重增加合并心动过缓。需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药量。
日常需避免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饮食,保持规律作息。若出现晕厥、持续胸痛需立即就医。建议每3-6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运动前应进行心脏风险评估,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