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岛素的部位有硬块是怎么回事

内分泌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关键词: #胰岛素

胰岛素的部位出现硬块可能与注射技术不当、局部脂肪增生、过敏反应、感染或药物沉积等因素有关。硬块通常表现为皮肤增厚、触痛或皮下结节,可通过调整注射方式、热敷或就医处理。

1.注射技术不当

重复在同一部位或角度不正确可能导致胰岛素未充分分散。长期使用短针头在脂肪较薄区域注射易形成硬结。建议轮换注射部位,选择腹部、大腿外侧等脂肪丰富区域,每次注射间隔至少1厘米,避免垂直进针。

2.局部脂肪增生

胰岛素刺激脂肪细胞增殖可能引发无痛性硬块,触感类似橡胶。这与长期未轮换注射部位有关,可能影响药物吸收。需停止在该区域注射,改用未增生部位,必要时通过超声检查确认增生程度。

3.过敏反应

对胰岛素或辅料过敏可导致局部红肿硬结,伴瘙痒或皮疹。速发型过敏多在注射后30分钟内出现,迟发型可能数小时后发生。需更换胰岛素类型,如从动物胰岛素改用人胰岛素类似物,严重时需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抗过敏。

4.细菌感染

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发皮下脓肿,硬块伴发热、化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患者,需就医进行脓液培养。轻度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时口服头孢呋辛酯片,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

5.药物沉积

中长效胰岛素结晶未完全溶解可能导致局部沉积,形成可移动的硬块。预混胰岛素需充分摇匀,注射前检查药液透明度。已形成的沉积硬块可通过热敷促进吸收,避免揉搓防止毛细血管破裂。

日常需定期检查注射部位,发现硬块超过1周未消退或伴随红肿热痛应及时就医。注射前室温放置胰岛素减少刺激,注射后轻压勿揉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并发症风险。若硬块持续增大或影响药物吸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胰岛素剂型或注射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