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怎么检查

急性胃肠炎可通过血常规、粪便检查、腹部影像学检查、胃镜检查、病原学检查等方式诊断。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应激反应等原因引起。
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类型。细菌性胃肠炎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病毒性感染通常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该检查还能评估贫血或脱水程度,严重脱水时血红蛋白浓度可能假性升高。检查前无须空腹,采血后按压穿刺点3-5分钟即可。
粪便常规检查可观察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及寄生虫卵,隐血试验能检测微量出血。粪便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对细菌性胃肠炎诊断价值较高。采集标本时应取新鲜粪便的脓血黏液部分,避免尿液污染。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适用于儿童病毒性胃肠炎诊断,结果阳性可辅助判断病情。
腹部超声能排查肠套叠、阑尾炎等急腹症,适用于腹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者。腹部CT可评估肠壁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对复杂病例有鉴别诊断价值。检查前需禁食4-6小时,必要时需口服造影剂。孕妇和儿童应优先选择无辐射的超声检查。
胃镜能直接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病变,鉴别胃炎、溃疡等疾病。急性期通常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出血点。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术后2小时方可进食流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消化道穿孔者禁忌此项检查。
粪便PCR检测能快速识别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适用于沙门氏菌、弯曲杆菌等感染的确诊。疫情期间需同步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排除COVID-19相关胃肠炎。部分特殊病原体需采集呕吐物或可疑食物样本进行培养。
确诊急性胃肠炎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首选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饮食。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腹泻严重时可暂时禁食4-6小时。治疗期间需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复诊。日常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生熟食品分开处理,隔夜食物彻底加热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