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爆发型患者的体征是什么?

溃疡性结肠炎爆发型患者通常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发热、贫血等体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爆发型属于病情严重阶段,可能由免疫异常、遗传因素、肠道菌群失调、感染、精神刺激等因素诱发,需及时就医干预。
爆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可超过10次,粪便呈水样或黏液脓血便,常伴随里急后重感。肠道黏膜广泛溃疡导致吸收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风险增高。急性期需禁食并静脉补液,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美沙拉嗪栓等药物保护肠黏膜。
左下腹或全腹持续性绞痛是典型表现,排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肠壁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及肠管痉挛是主要原因,严重者可出现腹膜刺激征。治疗需联合解痉药如消旋山莨菪碱片、匹维溴铵片,并配合腹部热敷缓解症状。
肉眼可见鲜血或暗红色血便,出血量反映黏膜损伤程度。结肠血管充血破裂及溃疡深达黏膜下层会导致显性出血。紧急处理包括输血支持,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药物,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
体温超过38℃提示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合并肠道细菌移位或败血症。炎症因子大量释放激活体温调节中枢是发热主因。需进行血培养检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
慢性失血和营养吸收障碍导致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可纠正缺铁性贫血,严重者需输注浓缩红细胞。同时应监测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
爆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采用无渣流质饮食,避免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每日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家属需协助患者保持肛周皮肤清洁,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病情稳定后需长期规范用药并定期复查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