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为什么很难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难以根治主要与胰岛功能进行性衰竭、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多重代谢紊乱相互影响等因素有关。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占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会逐渐衰退。1型糖尿病由于自身免疫破坏导致胰岛β细胞几乎完全丧失功能,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虽存在胰岛素抵抗,但随病程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也会逐年下降,最终约半数患者需要胰岛素补充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西格列汀片等,但均无法逆转β细胞功能衰减。
肥胖相关脂肪组织炎症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后会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促炎因子,这些物质可通过血液循环损伤胰岛功能,同时加重肝脏、肌肉等组织的胰岛素抵抗。阿司匹林肠溶片、秋水仙碱片等抗炎药物对部分患者有一定辅助作用。
糖尿病常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代谢问题。这些异常会形成恶性循环,例如高血压可加重肾脏损害,肾功能下降又会影响降糖药物代谢。常用调节药物有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苯溴马隆片等,但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才能全面控制。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一旦发生,现有医疗手段往往只能延缓进展而难以彻底治愈。羟苯磺酸钙胶囊、硫辛酸胶囊等药物可改善部分症状,但无法修复已受损的组织结构。
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差异较大,这与遗传背景、肠道菌群、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例如部分患者使用磺脲类药物易发生低血糖,而有些患者对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反应明显。临床常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增加了治疗难度。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科学饮食计划,每日主食控制在200-300克,优先选择燕麦、荞麦等低升糖指数食物。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不少于150分钟。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