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炎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0次浏览

小儿心肌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机械循环支持、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小儿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毒性反应、遗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一般治疗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脏负荷,限制体力活动3-6个月。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60-80ml/kg。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变化。对合并心力衰竭者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药物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抑制病毒复制。合并心力衰竭时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增强心肌收缩力,配合呋塞米片利尿减轻心脏前负荷。严重心律失常者需静脉注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细菌感染者应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抗感染治疗。

3、免疫治疗

对暴发性心肌炎可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功能。重症患者可短期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慢性活动性心肌炎可考虑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维持治疗。使用免疫抑制剂期间需定期监测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

4、机械循环支持

心源性休克患者需立即建立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左心室辅助装置适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过渡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改善冠状动脉灌注。机械通气时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维持氧合指数大于200mmHg。

5、手术治疗

终末期心力衰竭需考虑心脏移植手术。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应同期进行畸形矫正。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可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心包填塞时需紧急行心包穿刺引流术。术后需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和他汀类药物。

患儿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建议每3个月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辅酶Q10,限制高脂高糖食物。保持居住环境通风,避免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需推迟至病情稳定后6个月,接种前需评估心肌酶谱和心功能。家长应学会监测患儿静息心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