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血压时应注意什么

测量血压时应注意保持安静状态、正确佩戴袖带、选择合适时间、避免干扰因素、定期校准设备。
测量前需静坐5-10分钟,避免运动、吸烟或饮用含咖啡因饮料。情绪激动或交谈会导致血压暂时升高,测量时应保持呼吸平稳,手臂自然放松置于桌面,双脚平放地面。建议在相同环境下重复测量,确保数据可比性。
袖带气囊中心需对准肱动脉位置,下缘距肘窝2-3厘米。袖带过紧会使收缩压偏高10-20毫米汞柱,过松则导致舒张压偏低。肥胖者需使用加长型袖带,儿童需配备专用尺寸。测量时袖带应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晨起后1小时内或睡前2小时为最佳测量时段,需避开餐后1小时及服药前后。初诊高血压患者应每日早晚各测1次,连续7天。动态血压监测者需记录24小时日常活动,夜间测量不应影响正常睡眠。
测量时须排空膀胱,避免屏气或双腿交叉。寒冷环境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5-10毫米汞柱,室温应维持在20-25℃。电子血压计需远离手机等电磁干扰源,水银柱血压计使用前需检查刻度是否归零。
电子血压计每半年需与标准水银血压计比对校准,误差超过3毫米汞柱应停用。水银血压计需每年检测密闭性,袖带橡胶管老化开裂需及时更换。医疗机构使用的动态血压监测仪需每月进行精度验证。
建议建立家庭血压监测记录本,每次测量后记录时间、数值及当时状态。发现血压持续超过135/85毫米汞柱或波动较大时,应及时携带记录数据就医。日常需控制钠盐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影响测量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