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气胸是怎么引起的

关键词: #气胸
关键词: #气胸
急性气胸可能由外伤、肺部基础疾病、医源性操作、剧烈运动、自发性气胸等原因引起。急性气胸通常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或手术治疗。
胸部受到外力撞击、锐器刺伤或肋骨骨折可能导致肺组织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此类患者常伴有局部淤青、骨擦音等外伤体征。需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认气胸程度,轻度可采用卧床休息观察,中重度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肺气肿等疾病会破坏肺泡结构,当肺大疱破裂时易诱发气胸。患者多有长期咳嗽、咳痰病史,突发症状加重时应考虑气胸可能。治疗需兼顾原发病控制,如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支气管痉挛,同时处理气胸。
胸腔穿刺、肺活检、中心静脉置管等医疗操作可能意外损伤脏层胸膜。操作后出现氧饱和度下降需警惕气胸发生。多数为少量气胸可自行吸收,严重者需放置引流管,必要时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
潜水、举重等需屏气的活动会使肺泡内压骤增,可能导致肺大疱破裂。常见于体型瘦高的青少年,症状多在活动后立即出现。此类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复发时可考虑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年轻男性,与胸膜下微小肺大疱破裂有关;继发性多发生于有肺部疾病的中老年人。典型表现为单侧刀割样胸痛,需通过胸部X线确诊。首次发作可保守治疗,复发病例建议行胸膜固定术。
急性气胸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咳嗽和屏气动作。恢复期需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戒烟并预防呼吸道感染。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以减少胸腔压力。定期复查胸片观察肺复张情况,若出现复发征兆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