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烂性胃炎怎么治疗

溃烂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溃烂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应激因素、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黑便、贫血等症状。
溃烂性胃炎患者需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过冷过热的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进食时细嚼慢咽能减少胃酸分泌。可适量饮用温热的牛奶或蜂蜜水,帮助保护胃黏膜。
溃烂性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防御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灼痛、餐后饱胀、反酸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分泌,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胶体果胶铋胶囊杀灭幽门螺杆菌。
对于伴有活动性出血的溃烂性胃炎,可在胃镜下进行止血治疗。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止血或钛夹止血能有效控制出血。治疗后需禁食一段时间,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可能需要重复进行。
溃烂性胃炎可能与胃黏膜大面积坏死、穿孔、难以控制的出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剧烈腹痛、呕血、休克等症状。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胃部分切除术或穿孔修补术。术后需长期随访,注意营养补充和饮食调整。
中医认为溃烂性胃炎多与脾胃虚弱、肝气犯胃、湿热内蕴有关。可选用具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清热化湿功效的中药,如香砂养胃丸、柴胡疏肝散、黄连温胆汤等。针灸取穴以中脘、足三里、内关为主,配合艾灸能温补脾胃。
溃烂性胃炎患者应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有助于胃肠蠕动。注意心理调节,避免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病情。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呕血、黑便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