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感冒分型有哪些

关键词: #感冒
关键词: #感冒
中医将感冒主要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四种类型。
风寒感冒多因外感风寒邪气引起,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白等症状。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常用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等。日常需注意保暖避风,可饮用姜糖水辅助发汗散寒。
风热感冒由风热邪气侵袭所致,常见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肿痛、咳嗽痰黄黏稠、鼻塞流黄涕等表现。治疗宜辛凉解表,银翘散、桑菊饮为典型方剂。饮食宜清淡,可食用梨、菊花等清热食物。
暑湿感冒多发于夏季,因感受暑湿邪气而发病,特征为身热不扬、头昏沉如裹、胸闷脘痞、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等。治疗需清暑化湿,常用藿香正气散、新加香薷饮等方药。需保持环境通风干燥,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体虚感冒多见于体质虚弱人群,表现为反复感冒、病程迁延、乏力倦怠、自汗恶风等症状。治疗需扶正祛邪,玉屏风散、参苏饮等方剂可益气固表。平时应加强营养摄入,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
感冒期间需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温水;避免剧烈运动及吹风受凉。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不退、胸闷气促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不同证型的感冒用药差异较大,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