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

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主要有宽大畸形的QRS波、无相关P波、完全性代偿间歇、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ST段改变等。
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120毫秒,形态宽大畸形,与窦性心律的QRS波明显不同。这种异常形态源于心室异位起搏点提前激动心肌,导致心室除极顺序异常。QRS波形态可呈单相或双相,振幅较高,多见于胸导联V1-V6。
室性期前收缩前无相关的P波,或虽有P波但与QRS波无固定传导关系。窦性P波可能隐藏在T波或QRS波中,通过长条心电图记录可观察到P波与QRS波的分离现象。这是与房性期前收缩鉴别的关键特征之一。
室性期前收缩后多伴随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波的间距等于正常窦性周期的两倍。这是因为室性异位激动通常不能逆传至心房,窦房结节律未被打乱,保持原有周期继续发放冲动。
室性期前收缩的T波方向常与QRS主波方向相反,表现为继发性T波改变。这是由于心室复极顺序异常所致,在宽大QRS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多呈倒置或双向。这种改变属于电张力调整性T波变化。
室性期前收缩可伴随ST段抬高或压低,这种改变属于继发性复极异常。ST段偏移方向通常与QRS主波方向相反,在QRS主波向上的导联表现为ST段压低,主波向下的导联表现为ST段抬高。这种改变需与心肌缺血相鉴别。
发现室性期前收缩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限制咖啡因摄入,保证充足睡眠。若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或频发室早,需及时心内科就诊,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风险。无症状的偶发室早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心电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