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是怎么回事

鼻息肉可能由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囊性纤维化、阿司匹林不耐受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长期鼻腔炎症刺激可能导致黏膜水肿增生形成息肉。患者常伴有持续性鼻塞、黏脓性分泌物增多。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或采用鼻内镜手术切除息肉。
过敏原反复刺激引发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促使息肉形成。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抗过敏,严重时需联合口服氯雷他定片。
鼻窦分泌物滞留诱发黏膜炎性反应,可能继发息肉。多伴随面部胀痛、嗅觉减退。建议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急性期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慢性病例需考虑鼻窦开放术。
遗传性疾病导致黏液清除障碍,易形成多发鼻息肉。常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需终身进行黏液溶解治疗,如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必要时行多次息肉切除术。
药物过敏反应引发呼吸道黏膜病变,约30%患者伴发鼻息肉。典型三联征为哮喘、鼻息肉、阿司匹林过敏。需严格避免非甾体抗炎药,使用奥马珠单抗注射液控制过敏反应。
日常应保持室内湿度40%-60%,避免粉尘及冷空气刺激。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食物摄入。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坚持鼻腔冲洗。若出现剧烈头痛、视力变化等颅眶并发症表现,须立即就医。长期鼻塞影响睡眠者建议抬高床头15-20度,侧卧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