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口腔黏膜发炎怎么办

拔牙后口腔黏膜发炎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冷敷镇痛、药物消炎、饮食调整、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口腔黏膜发炎通常由创伤刺激、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饮食不当、术后护理不足等原因引起。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刷牙,以免破坏血凝块。24小时后可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水轻柔漱口,每日3-4次,减少食物残渣堆积。选择软毛牙刷清洁未拔牙区域,避免触碰创面。口腔清洁有助于降低细菌感染概率,促进黏膜修复。
拔牙后48小时内可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患侧面部,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缓解疼痛感。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若疼痛持续加重,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联系医生。
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或布洛芬缓释胶囊减轻炎症反应。口腔黏膜溃疡可局部涂抹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不可自行增减药量,过敏体质者需提前告知医生用药史。
术后1-2天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3天后逐步过渡到软食如蒸蛋、土豆泥。避免辛辣、过热、坚硬食物刺激创面。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剂或新鲜果汁,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加速黏膜愈合。禁止用吸管吮吸,防止血凝块脱落。
若出现剧烈疼痛、脓性分泌物、发热或张口困难,可能继发干槽症或颌骨骨髓炎,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进行创面清创、引流或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更需密切观察,这类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拔牙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保证充足睡眠提升免疫力。术后3天内唾液中带血丝属正常现象,但持续出血需压迫止血并就医。恢复期间可使用儿童牙刷轻柔清洁牙齿,选择含氟牙膏预防邻牙龋坏。两周内避免用患侧咀嚼,定期复查确保创面愈合无异常。若黏膜发炎反复发作,需排查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或维生素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