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被鱼刺卡了怎么办

婴儿被鱼刺卡住可通过拍背催吐、镊子夹取、内镜取出、气管切开、手术取出等方式处理。鱼刺卡喉通常由进食过快、咀嚼不充分、鱼刺细小尖锐、喉部结构狭窄、家长监管疏忽等原因引起。
适用于鱼刺位置较浅且婴儿意识清醒时。家长需将婴儿面朝下置于膝盖上,头部低于胸部,用手掌根部快速拍击其肩胛骨中间部位5次,利用震动促使鱼刺松动脱落。若无效可尝试将手指伸入婴儿口腔轻压舌根诱发呕吐反射,但需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黏膜损伤。操作后需检查口腔是否有鱼刺排出。
当肉眼可见鱼刺卡在扁桃体或咽部浅表时,可使用钝头镊子夹取。家长需固定婴儿头部,用压舌板压下舌体暴露咽部,在充足光源下用镊子平行喉部方向夹住鱼刺末端缓慢拔出。禁止盲目捅刺或使用尖锐工具,操作失败需立即停止避免二次伤害。此方法要求家长具备一定操作技巧。
适用于鱼刺位置较深或肉眼不可见的情况。耳鼻喉科医生会通过喉镜或电子纤维喉镜定位鱼刺,用异物钳在直视下取出。婴儿需保持镇静状态,可能需使用少量表面麻醉剂。内镜能清晰显示鱼刺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避免强行取出导致喉头水肿或大出血等并发症。
当鱼刺完全阻塞气道引发窒息时需紧急处理。医生会在环甲膜处作横向切口建立临时气道,使用气管扩张器维持通气。此方法为抢救措施,适用于出现面色青紫、呼吸暂停等危急情况。术后需预防切口感染,待喉部水肿消退后再行二期缝合。
对于穿透食道壁或嵌入深部组织的鱼刺,可能需全麻下经颈侧切开或开胸手术取出。术前需通过CT或食道造影明确鱼刺位置及周围组织损伤情况。手术可避免鱼刺移位损伤大血管,但创伤较大,术后需禁食抗感染治疗。
家长应避免给婴儿喂食多刺鱼类,选择鳕鱼、三文鱼等少刺品种并仔细挑除残留鱼刺。制作辅食时可将鱼肉捣碎过筛,确保无硬质残留。进食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哭闹或大笑导致误咽。若婴儿突然出现拒食、流涎、咳嗽等症状,需立即停止喂食并检查口腔。不建议自行采用吞饭团、喝醋等民间方法,这些操作可能导致鱼刺更深嵌顿。任何尝试取出失败或出现呼吸困难、呕血等情况时,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