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上吐下泻怎么办

感冒发烧上吐下泻可通过补液防脱水、调整饮食、物理降温、药物治疗、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等原因引起。
频繁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儿童可选用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冲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肠。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
发病期间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逐步过渡到馒头、面条等易消化食物。暂停乳制品、高脂及辛辣食物。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
体温超过38.5℃时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浴。儿童可使用退热贴,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发热伴寒战时应保暖,体温上升期不宜冰敷。
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发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混悬液,呕吐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片。诺如病毒感染无需抗生素治疗。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抽搐或脱水无法纠正时需急诊处理。婴幼儿、孕妇及老年人症状加重应尽早就诊,必要时进行血常规、粪便检测等检查。
患病期间需保持充足休息,如厕后彻底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恢复期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可食用蒸蛋羹、鱼肉泥等补充营养。注意餐具消毒,生熟食物分开处理。症状消失后1-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胃肠功能完全恢复前暂不食用生冷食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症状反复或出现新发不适需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