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贲门低分化腺癌

贲门低分化腺癌是发生在胃贲门部位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属于胃癌中侵袭性较强、分化程度较低的类型。
贲门低分化腺癌的肿瘤细胞呈现显著异型性,细胞排列紊乱且腺管结构消失,核分裂象多见。病理学检查可见印戒细胞或未分化细胞成分,常伴有间质浸润。免疫组化检测中CK7、CEA等标记物多呈阳性表达,与HER2阳性率较低不同,此类肿瘤更易发生淋巴转移。
长期胃食管反流导致的贲门黏膜慢性炎症是主要诱因,幽门螺杆菌感染、高盐饮食及吸烟等因素共同作用。分子水平上可检测到TP53基因突变和CDH1基因甲基化,部分病例存在微卫星不稳定性。这些改变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并逃避凋亡,最终形成低分化癌变。
早期多表现为进食后胸骨后闷胀感,进展期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伴反流呕吐。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时可引起上腹持续疼痛,转移至肝脏会导致黄疸。部分患者以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首诊,胃镜检查可见贲门部溃疡型或浸润型病灶,边缘呈堤坝状隆起。
胃镜活检是确诊金标准,需多点取材避免漏诊。增强CT可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PET-CT对远处转移检出更敏感。超声内镜能准确判断肿瘤T分期,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发现微转移灶。血清学检查中CA72-4升高具有提示意义。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近端胃切除或全胃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新辅助化疗常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放疗多用于术前降期或术后辅助治疗。靶向治疗中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可能有效,免疫治疗需根据PD-L1表达状态选择。
贲门低分化腺癌患者术后应少食多餐,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泥、蒸蛋羹等,避免过热或刺激性饮食。定期复查胃镜和肿瘤标志物,出现反酸、黑便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康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