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人腹泻怎么回事

肺癌病人腹泻可能与化疗副作用、肠道菌群失调、肿瘤转移、药物不良反应、感染等因素有关。腹泻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化疗药物可能损伤肠道黏膜,导致吸收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腹痛伴随水样便,治疗需暂停化疗并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保护肠黏膜。
肿瘤消耗及抗生素使用可能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典型症状为腹胀与间歇性腹泻,建议补充布拉氏酵母菌散、酪酸梭菌活菌片等益生菌制剂,同时增加发酵乳制品摄入。
肺癌转移至腹膜或肝脏时可引发消化功能紊乱。常见持续腹泻伴体重下降,需通过CT确认转移灶,采用奥曲肽注射液控制分泌,配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改善症状。
靶向药物如厄洛替尼可能刺激肠道蠕动加速。表现为用药后突发腹泻,可暂时减量并使用盐酸小檗碱片、鞣酸蛋白酵母散进行对症处理。
免疫力低下易继发艰难梭菌等病原体感染。特征为发热伴黏液便,确诊需粪便检测,治疗选用万古霉素胶囊、甲硝唑片等抗菌药物,严重时需静脉补液。
肺癌患者出现腹泻时应记录排便性状与频次,避免进食生冷、油腻及高纤维食物,注意补充电解质溶液。若每日腹泻超过5次或持续3天未缓解,须立即就医进行便常规、血生化等检查,排除感染及电解质紊乱风险。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营养状态,必要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