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腹泻与肠癌腹泻

关键词: #腹泻
关键词: #腹泻
普通腹泻与肠癌腹泻可通过发作特点、伴随症状等区分。普通腹泻多由饮食不当或感染引起,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水样便;肠癌腹泻常伴随体重下降、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若出现持续腹泻超过2周或合并警报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
普通腹泻多为急性发作,与进食不洁食物、病毒细菌感染相关,症状持续3-5天可自行缓解。肠癌腹泻呈慢性进展性,排便次数逐渐增加且持续超过1个月,使用常规止泻药效果不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
普通腹泻粪便多呈稀水样或糊状,可含未消化食物残渣。肠癌腹泻粪便可能混有黏液或暗红色血液,晚期患者可出现细条状便,因肿瘤导致肠腔狭窄使粪便变形。结肠癌患者常见粪便表面带鲜血。
普通腹泻常伴腹痛、肠鸣、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肠癌腹泻多合并体重进行性下降、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左半结肠癌患者可能出现里急后重感,直肠癌可伴肛门坠胀疼痛。
普通腹泻常见诱因包括生冷刺激饮食、食物中毒、肠道感染等。肠癌腹泻无明显诱因,50岁以上人群需警惕,长期吸烟饮酒、结直肠息肉病史、炎症性肠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有家族聚集性。
普通腹泻可通过粪便常规、血常规明确感染类型。肠癌腹泻需行结肠镜检查获取病理诊断,配合肿瘤标志物检测。CT检查可评估肿瘤浸润范围,超声内镜有助于判断直肠癌分期。便潜血试验是初筛的有效手段。
建议腹泻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补充电解质溶液预防脱水。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肠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肠癌筛查。出现持续腹泻、便血、消瘦等症状时,须尽快至消化内科就诊,完善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注意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食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