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的传播条件有哪些

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播条件包括密切接触感染者、未接种疫苗或免疫力低下、密闭空间长时间暴露等。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与百日咳患者面对面交谈、共用餐具或直接接触其呼吸道分泌物时,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可经口鼻进入人体。患者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可扩散至2米范围内。建议家长避免儿童接触咳嗽人群,照顾患儿时需佩戴口罩并及时消毒双手。
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全程接种的婴幼儿及抗体水平下降的青少年是易感人群。免疫功能缺陷者、孕妇及老年人感染风险较高。疫苗保护率随接种时间延长逐渐降低,成人建议每10年加强接种一剂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
教室、病房、家庭等通风不良的环境会延长飞沫悬浮时间,增加传播概率。百日咳杆菌在空气中可存活数小时,通过中央空调系统可能造成聚集性传播。流行期间应保持每天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患者唾液污染的玩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可能残留病原体,接触后未洗手即触摸口鼻可导致间接传播。百日咳杆菌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但对儿童仍有传染风险。建议对患儿分泌物污染的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处理。
青少年和成人感染后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咳嗽,成为隐蔽传染源。这类不典型病例约占传播链的50%,是家庭内婴幼儿感染的主要来源。出现持续咳嗽超过2周伴咳后呕吐时,应及时进行核酸检测确诊。
预防百日咳需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咳嗽患者,按要求接种疫苗。患者应隔离至有效抗生素治疗5天后,或自发咳嗽发作后21天。密切接触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克拉霉素片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咳嗽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暂停时须立即就医。